中新社北京2月3日电 题:京城“留下来”“引进来”家政服务人员救急
中新社记者 杜燕
“留下来照顾两位老人,让我更安心。”49岁的家政服务人员夏小勤在春节期间,要照顾85岁的邓周华和她90岁行动不便的老伴。
从甘肃来到北京的夏小勤,八年间辗转北京的各类餐厅、大大小小的家政公司打零工。
“老公十年前去世了,去年大儿子结婚花费15万元(人民币,下同),二儿子在读大学需要学费、生活费。加上我去年基本上在老家照顾老父亲一直到病逝,手里攒的钱花了不少。”这一切让夏小勤倍感压力。
她去年9月再次回到北京,决定找一份能稳定下来的工作。
经过培训后,夏小勤来到邓周华老人家里,这是她第一次当住家型保姆,也是老人第一次请住家型保姆。
“除夕和我们一大家子一起吃年夜饭,来到这儿你就是家人。”老人的话,让夏小勤在思乡之余感受到“家的温暖”。
她称,春节期间留在北京,一方面在老人这边儿尽心了,另一方面为孩子们也尽心了,“这么一想,还挺高兴。”她背过身偷偷拭去眼泪。
其实,夏小勤“留下来”,也为缓解京城“保姆荒”出了一份力。
每到春节期间,大批家政服务人员返乡过年,让北京保姆十分紧俏,甚至“一人难求”。
从2013年开始,北京商务部门连续七年开展春节家政服务市场保供活动(简称春保行动)。今年,从1月28日至2月19日,北京有50家家政服务企业参与春保行动,预计3万名家政服务人员“留下来”。
根据北京商务部门的政策,在23天里,住家型家政服务人员在岗服务超过18天的,按每单400元给予奖励(同一人只计1单);计时型家政服务人员按每单55元给予奖励(同一人每天只计1单)。参与春保行动的家政服务企业按照其派出家政服务人员奖励资金额度的15%给予组织管理奖励。
这样的奖励,让扛着一家老小生计的夏小勤有了一份新春的“意外之喜”。
“总有干不完的活儿,尤其是年前。”北京爱侬养老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张穆森表示,从元旦开始,每天的订单量都超过1000单。今年,公司3000多名家政人员选择留在北京。
他表示,虽然目前服务项目收费平均有10%左右上浮,但技能高、经验丰富的家政员节前依然紧缺。
来京已有32个年头的朱小兰在这家公司工作13年。她边清洗餐具边说,先在第一家从早上八点半干到中午十二点半,然后转去另一家,从下午二点半到六点半,“主要是打扫房间、照顾老人、做饭。”
第一家主顾彭荣表示,终于不用担心“腊月二十三阿姨(即家政服务人员)就要回家,正月十五以后才回来。”她很赞赏这位一头短发、身型瘦小的阿姨,“干活儿利索、有条理、卫生习惯好。”
这些“留下来”的家政服务人员仍不能满足需求,北京还从外地引入家政服务人员救急。像春节期间山西省吕梁市有150名“吕梁山护工”进京;一些家政服务公司还在四川、贵州、山东等地对当地具有一定学历和技能的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后,输送至北京填补“用工荒”。
为保障服务质量,北京商务部门表示,不仅规范“身份证+健康体检+征信查询+岗前培训”等多重审核机制,参与春保行动的家政服务人员还要“到岗打卡”,实现订单数据和从业人员的动态可监测、全程可追溯、实时可统计。
根据北京商务部门春保行动线上平台数据统计,自1月28日至2月2日已累计录入线上平台服务订单量约30.9万单,累计服务约83.4万人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