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国记协办公室近日印发决定,对2019年“新春走基层”活动中的人民日报社要闻六版编辑组等15个先进集体、新华社金小茜等360名先进个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相约在零点37分》等110件优秀作品进行通报表彰。 (4月4日《人民日报》)
基层是什么?基层就是火热的社会生活,是新闻工作的源头活水,是新闻工作者成才的沃土。深入基层一线,从社会实践的丰厚土壤中,发现真善美,获取养料养分,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去粗取精,汲取智慧力量,在走向实践的学习中,感受发展脉动,讲好奋斗故事,采写出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 的新闻作品,这是增强新闻工作者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关键。
进厂房、走田坎、访社区、入农家……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央宣传部在全国新闻战线统一部署开展了2019年“新春走基层”活动,作为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工作的一项集中行动。在活动中,各新闻单位精心组织、认真安排,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用手中的笔、镜头、话筒记录多彩生活,积极唱响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的昂扬旋律,讲好发生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中国故事,在读者中引发不同寻常的反响和共鸣。
群众在哪里,基层就在哪里,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就在哪里。当年,范长江深入中国大西北,真切感知人民困苦,写出的新闻名著《中国的西北角》;穆青奔波在兰考大地,长着“八路军的腿,老百姓的嘴”,写出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今天读来依然力透纸背,感人心,动人情。事实表明,新闻工作是拿着纸笔、镜头、话筒来战斗的特殊战场,跑机关、泡会议、编材料等“战术”“战法”,作风漂浮、文风呆板,只会离生活、离实际、离群众、离时代越来越远,不仅达不到传播的效果,更讲不好新时代的奋斗故事,得不到群众的喜爱、信任和支持。
正如当代著名新闻工作者范敬宜针对新闻界曾经存在的不良作风,所作的一首打油诗中所说:早辞宾馆彩云间,百里方圆一日还,群众声音听不着,小车已过万重山。要转变这种“贵族式”的新闻报道作风,摒弃材料通稿以及蜻蜓点水式的采访报道,除了走进基层,别无他途。只有沾着泥土走进基层,走进群众,牢牢把握时代脉搏,拓宽胸襟与视野,提升修养与学识,去发现感人的故事,去寻找现实的启迪,去破解社会的困惑,去探求发展的途径,多出来自基层一线的优秀作品,新闻工作才能更接地气、更聚人气,更有情感、更有温度。
脚下有泥土,笔下有真情。新闻工作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不是来自一时之功,而是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走基层,不仅在新春,这是一条常走常新的路,是一条百走不厌的路,必须坚持不懈、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凭借扎实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创作出更多“接地气”、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力作,以真实的力量吸引人,以真情的力量打动人,用“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的执着和汗水,诠释新闻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走出新闻工作的精气神。(南方网林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