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台州1月2日电(记者 范宇斌)浙江台州,这个不足1万平方公里的地级市,却拥有53家制造业上市企业,63个国字号产业基地称号,21个产值超百亿级产业集群,179个产品细分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外第一。
当前,中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发展转型到高质量发展,制造业优化升级更具现实性、迫切性。在民营经济强省浙江,以实体经济稳住阵脚的“制造之都”台州,无疑是观察中国制造业的一个重要窗口。
培育产业集群 “台州制造”加速“强链补链优链”
从粗放经营到集约发展,从早期以机制优势和先发优势占领市场,实现量的扩张,到后来产业结构调整、改革创新、提质增效……台州制造业经历一次次嬗变,2000多种商品行销世界。
然而,从改革开放兴起的台州传统制造业发展至今,先发优势正逐步消失。
该市对此亦有清醒的认识。2019年12月,《台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5年)》应运而生。“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示范区”“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示范区”“民营制造业机制创新示范区”成为新的目标。
台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综合运行处副处长徐中秋表示,“立足产业集群优势,我们正着力强链补链优链,打造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产业链,加快七大千亿产业集群建设,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
对此,该市以“真金白银”加大对制造业的财政政策支持力度,确保每年市本级制造业转型专项资金不少于1亿元,并按照制造业地方贡献比例逐年调整提高。
同时,不断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优化制造业企业要素配置,强化用地保障,存量工业用地“只增不减”。
这无疑是一个转变发展逻辑的“信号灯”,迫使企业主动实施技术改进、加大研发投入、节约土地资源,以适应新的评价机制。据悉,该市共3891家规上企业、8805家规下企业已纳入评价,2020年将实现亩均税收5万元以下低效企业全部改造提升。
数字经济“助跑” 小微园区方兴未艾
数字经济是浙江“一号工程”。聚力“数字产业化发展”“产业数字化转型”两条“跑道”,台州出台10条政策“助跑”数字经济产业发展。
2019年,该市全面启动以智能化为主攻方向的技术改造工作,推进单个企业技术改造向产业链协调改造转变。同时,以数字化引育、数字化应用、数字化服务,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
“211”这串数字构成台州数字经济发展目标——即到2022年,数字经济规模实现倍增,增加值总量达2000亿元,核心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000亿元,规上企业实现数字化改造100%覆盖。
从小作坊起家一路小跑,一跃成为全球缝制设备行业产销规模最大的企业。杰克缝纫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邱杨友介绍:“我们定位于‘服装智能制造成套解决方案服务商’,通过自动化、无人化的设备及信息化和制造的深度融合,打造高品质的智能制造体系。”
为助力服装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杰克缝纫提供物联网设备,实现产品与设备的智能通讯,实现工艺指导可视化、柔性化,提升生产效率。
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进行时,“加快推进小微园区建设”亦是台州一大亮点。截至2019年10月底,该市累计已建成投运小微工业园77个,在建小微工业园83个。该市还作为浙江惟一的地级市参与该省数字化小微企业园标准制定与发布。
在飞跃科创园,标准厂房、科研办公、仓储物流、电子商务、住宅公寓、商业配套协同发展。在园区管理服务中心,各家企业样品展示琳琅满目,“一站式”办事大厅和24小时自助服务终端,实现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园区大脑”更是灵通实时动态……
一直在石英晶体元器件系列产品“精耕细作”的浙江一晶科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7年入驻园区。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林家海谈及,“我从白手起家在台州创业,曾面临四次搬厂房的烦恼,‘入园’发展终令我‘安稳下来’,还省去政策处理及审批等诸多麻烦。我们正加大设备投入,提速‘机器换人’,抢抓5G新机遇,以专注研发‘修炼内功’。”
优化营商环境无止境 逆势“冬泳”再创辉煌
时值寒冬,在温岭鞋业智造创新服务产业园项目工地,机器轰鸣声不断。2019年1月至11月,台州民间投资增长23.6%,其中剔除房地产的民间项目投资增长38.5%,增速均列浙江第一。
台州民间投资热情不减的背后,离不开当地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
在台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办公室主任徐涛看来,着眼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更高要求,“政府有为”要再升级。台州以“五心”“妈妈式”服务,努力做好企业“围墙外的事”,更大程度释放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为提振本土民营制造企业的信心,台州举办2019年“好产品台州造”大型系列服务活动。9场对接会、7场团购活动,反响热烈:“吉利汽车团购周”卖出1111辆吉利旗下汽车,“智能马桶团购周”两天就卖出1012台智能马桶,网上团购节更是订单不断……
2019年,台州制造业在增长承压中坚持走好转型发展之路;2020年,台州制造业将在“稳中求进”基础上,再造产业基础,提升自主能力,推动工业经济“稳增长、快转型、高质量”发展。(完)